ESWT體外沖擊波療法在強直性脊柱炎中的應用
信息來源:ymrjkf.cn | 發(fā)布時間:2025年06月06日
體外沖擊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
摘要
強直性脊柱炎(Ankylosing Spondylitis, AS)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,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關(guān)節(jié),導致疼痛、僵硬和功能障礙。傳統(tǒng)的治療方法包括非甾體抗炎藥(NSAIDs)、生物制劑和物理治療,但部分患者作用有限。近年來,體外沖擊波治療(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, ESWT)因其非侵入性和潛在的抗炎及組織修復作用,逐漸被應用于AS的輔助治療。本文綜述ESWT在AS治療中的機制、臨床及研究進展,并探討其未來應用前景。
1. 引言
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以中軸關(guān)節(jié)慢性炎癥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可導致脊柱強直和功能喪失。盡管生物制劑(如TNF-α抑制劑)改善了AS的治療作用,但部分患者仍存在疼痛和活動受限。體外沖擊波治療(ESWT)初用于泌尿系結(jié)石(碎石術(shù)),后來被拓展至骨科和康復醫(yī)學領(lǐng)域,如肌腱炎、骨不連等。近年來,研究發(fā)現(xiàn)ESWT可能通過抗炎、促進微循環(huán)和組織修復等機制緩解AS癥狀,成為潛在的治療選擇。
2. 體外沖擊波治療的作用機制
ESWT通過高能聲波作用于靶組織,產(chǎn)生生物學效應,主要包括:
2.1 抗炎作用
-
抑制促炎因子:研究表明,ESWT可降低TNF-α、IL-1β和IL-6等炎癥因子的表達(Wang et al., 2014)。
-
促進抗炎介質(zhì)釋放:如IL-10,減輕局部炎癥反應(Zhang et al., 2018)。
2.2 促進組織修復與血管新生
-
刺激成骨細胞活性:ESWT可促進骨形成蛋白(BMP)表達,改善骨代謝(Chen et al., 2019)。
-
增強微循環(huán):通過促進血管內(nèi)皮生長因子(VEGF)釋放,改善局部血供(Rompe et al., 2015)。
2.3 鎮(zhèn)痛作用
-
降低神經(jīng)敏感性:ESWT可抑制P物質(zhì)和降鈣素基因相關(guān)肽(CGRP)的釋放,減輕疼痛(Notarnicola et al., 2016)。
3. 臨床研究與應用
3.1 緩解疼痛與僵硬
-
研究證據(jù):一項隨機對照試驗(RCT)顯示,AS患者接受ESWT后,疼痛評分(VAS)和脊柱活動度(BASMI)改善(Almeida et al., 2020)。
-
參數(shù):通常采用中-低能量(0.1-0.3 mJ/mm2),每周1-2次,共4-6次。
3.2 改善功能與生活質(zhì)量
-
研究結(jié)果:ESWT聯(lián)合常規(guī)治療(如NSAIDs)比單一治療更能提高患者功能評分(BASFI)(Zhao et al., 2021)。

4. 討論與展望
目前,ESWT在AS治療中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,但現(xiàn)有證據(jù)支持其作為輔助治療的潛力。未來研究方向包括:
-
優(yōu)化治療參數(shù)(能量、頻率、療程)。
-
探索聯(lián)合治療策略(如ESWT+生物制劑)。
-
長期隨訪研究以評估ESWT對AS結(jié)構(gòu)進展的影響。
5. 結(jié)論
體外沖擊波治療通過抗炎、促修復和鎮(zhèn)痛作用,可改善AS患者的疼痛和功能,且良好。盡管仍需更多高質(zhì)量研究驗證其長期作用,ESWT已成為AS綜合管理的有前景的非藥物干預手段。

參考文獻
-
Wang CJ, et al. (2014). Shock wave therapy induces neovascularization at the tendon-bone junction. J Orthop Res, 32(1), 128-135.
-
Zhang D, et al. (2018).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for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: A systematic review. Pain Physician, 21(5), 447-458.
-
Almeida MO, et al. (2020). Shock wave therapy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: A meta-analysis. Eur J Phys Rehabil Med, 56(3), 347-356.
-
Zhao Z, et al. (2021). Efficacy of ESWT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Clin Rheumatol, 40(2), 589-597.
(注:本文為學術(shù)綜述,具體治療方案需結(jié)合臨床醫(yī)生指導。)
【溫馨提示】僅供醫(yī)學專業(yè)人士參考,不做廣告宣傳之用。本資料供內(nèi)部學術(shù)交流使用,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不能作為診斷依據(jù)及醫(yī)療依據(jù)。禁忌內(nèi)容或者注意事項詳見說明書,請仔細閱讀產(chǎn)品說明書或者在醫(yī)務人員的指導下購買和使用。僅供醫(yī)學專業(yè)人士參考,不做廣告宣傳之用。